5月21日,由中共上海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心脏健康日”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今年“中国心脏健康日”主题为“防控动脉斑块,保持活力心脏”,旨在通过传播心脏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慢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中国心血管病人群已达到3.3亿人,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发病率、死亡率、猝死率居全球第一。动脉斑块是引发心梗,脑梗,猝死,心绞疼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并有效地控制动脉斑块,可进一步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首先发表致辞,表示心血管慢病的高发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抽烟、不健康饮食、少运动等行为都可能影响心血管的健康,引发动脉斑块的出现。为此,预防动脉斑块的形成、延缓它的进展尤为重要。早预防可以有效延缓动脉斑块的发展进程,通过科学的手段可以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及时发现动脉斑块,提前干预减少心脏意外的发生。
随后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范慧敏主旨演讲——《动脉斑块现状和控制》。范慧敏教授指出,在45-65岁的无症状一般人群中,有20%-63%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他呼吁重视对高危因素的控制,并通过综合治疗、管理和康复来控制斑块进展。未来的新心血管病的防治模式,应该是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预防动脉斑块的发生,通过综合手段控制动脉斑块,延缓斑块进展,才能降低心梗、猝死的死亡率。范慧敏教授还提醒:“科学运动和健康饮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干预防治慢病的基石。”
当天,同济大学医学院泛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徐亚伟宣读了《2023年心脏健康日倡议书》。该《倡议书》由包括葛均波院士、范慧敏教授在内的多位院士、专家共同提出,倡议书建议推广动脉斑块的五早体系:早预防、早筛查、早控制、早治疗、早康复以及全程管理,围绕泛血管疾病,形成“院前—院中—院后”连续医疗创新模式,减少心梗和猝死的发病率,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活力。也希望上海市级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在保护心脏方面,走前头、做表率。
为进一步推进劳模心脏健康,2023市级机关劳模心脏健康筛查项目正式启动,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峥,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 管维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王霄汉,范慧敏教授以及劳模代表参与启动仪式。
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峥表示:2020年,市级机关工委制定《市级机关2020—2022年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3年来,市级机关工委依托专业医疗机构力量,以优质医疗资源,为市级机关干部职工健康身心保驾护航。广大干部职工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更加深化。他说:“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活动,对动脉斑块预防、心脏健康维护有更深刻理解,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据了解,作为上海科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中国心脏健康日在学术研讨的基础上,也加大了科普进社区的力度。心脏健康公益科普微视频《如果早一点》正式上线,视频由真实案例改变,通过一个个心脏故事唤起公众心脏健康早筛查、早康复的意识。同时,“防控动脉斑块”后续配套举措也于当天正式落地。宜心“心脏健康热线400-009-8897”开通。该热线将一站式提供心脏咨询、就医协助咨询、健康咨询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动脉斑块的一站式管理,宜心动脉斑块专病门诊正式揭牌。未来,动脉斑块专病门诊将和三甲医院联动,形成院内院外的连续医疗健康体系,围绕泛血管疾病,建立动脉斑块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即五早体系、全程管理体系和整体解决方案,降低心血管发病与死亡率。